约翰迪尔和菲亚特拖拉机
--八十年代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拖拉机技术
北京外国农业机械展览会
1978年10月22日到11月3日举办的“北京外国农业机械展览会”, 是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10月29日时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参观了这个展览会。
12个国家(罗马尼亚、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丹麦、法国、西德、荷兰、意大利、日本、瑞典和瑞士)参展, 9个国家展示了98台农用拖拉机,其中意大利42台、日本20台、西德13台、罗马尼亚10台。
菲亚特作为意大利公司,展出了21台拖拉机,以80系列为主;迪尔的西德子公司展出了30系列拖拉机,万国的西德、加拿大子公司展出了拖拉机和耕作机具。展览期间举办了几十场技术交流会,进一步打开了农机行业了解国际先进农机技术以及代表产品的大门。
展览会展出的农机产品,在国内留购了500多台,次年在北京、新疆、江苏、山西和四川等地开展适应性试验,其中包括菲亚特880DT,约翰迪尔3130、2130等机型以及日本产水田拖拉机、欧洲产丘陵山地拖拉机。与此同时,国家农垦总局也引进了约翰迪尔4440和菲亚特1300DT进行农具配套和对比试验,黑龙江农垦还通过国外贷款项目购买了30台万国3588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投入生产。
从1982年起,拖拉机行业派出多个代表团赴欧、美、日等国考察,并邀请外国公司来华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谈判。有了上述基础,拖拉机的技术引进也就水到渠成。
1988菲亚特专家在意大利Modena技术中心给一拖和上拖工程师们授课
引进约翰迪尔和菲亚特拖拉机底盘制造技术
1978年-1990年,机械工业部农机行业系统从国外引进技术105项,合同总金额1.13亿美元,其中拖拉机行业7项,3127万美元,包括沈阳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长春拖拉机厂和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引进美国迪尔公司“大中马力拖拉机底盘制造技术”,并于1983年9月签约;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和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引进意大利菲亚特“中马力轮式拖拉机底盘制造技术”,1985年6月签约,两个项目合同期限均为10年,引进“全套制造技术”,采用“许可证”方式生产。
当时的技术引进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组织,相关研究所、主机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通力协作,重点推进引进资料的标准化和计算机管理以及零部件国产化、工艺装备引进,外方负责对中方人员的培训、技术交接并派出专家到现场指导。
在签约7年后的1990年底前,长拖、天拖和沈拖分别完成了技术资料消化吸收和样机试验验证,40系列的6个型号(940CN/1140CN/2040CN/2140CN/2140CP/3140CP-55/100马力)、50系列的1个型号(4450CL-160马力),按照OECD试验规则通过型式试验,经迪尔公司认定,获得试验验证合格证书。
沈阳拖拉机厂生产的4450CL拖拉机
有关工厂均投入小批量生产,沈阳、天津和长春分别形成生产能力4450CL-500台,3140CP-3000台,2040/2140CP-3000台,但实际年产量均在50台以下。
据拖拉机行业知名专家朱士岑先生分析,引进拖拉机需求不旺、国内材料及工艺配套条件尚不成熟,加之硬件投入过少、难以形成实际的生产能力—迪尔拖拉机技术引进工作基本停止。除沈拖进口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 进行小批量生产外,其余产品没有后续生产。
一拖和上拖分别引进菲亚特90和66系列45-100马力拖拉机技术,也在1990年前后完成了样机试制,一拖将新产品命名为洛阳菲亚特(型号前缀LF),LF80-90/LF80-904WD样机1990年通过OECD试验,并得到菲亚特公司认可。上拖也采用引进技术试制出上海-654,上海400/404新产品。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展出的LF80-90拖拉机
为满足引进技术的工艺要求,一拖通过“国家重点支持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国产化项目”,进口了一批国外的铸造、锻造、冲压和机械加工先进设备,开发新工艺,贯彻菲亚特技术标准,与国内的大型企业开发新齿轮钢、研制液压传动两用油。1992年起小批量生产LF80-90/100-90(包括进口CKD件组装200多台),1999年起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0-120马力东方红品牌轮式拖拉机,到2000年,LF80-90/100-90生产超过千台,自主设计机型生产逾百台,此后自主设计机型逐步增多。到2005年,70-120马力拖拉机产量已超过1.7万台,有道是“十年辛苦不寻常, 十年坚守终成正果”。
1988年一拖工程师们在意大利观摩拖拉机田间试验
八十年代的此次拖拉机大规模技术引进,由于种种原因,绝大部分项目未形成大批量生产,但引进还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为以后的自行改进和开发打下了基础(即使30多年过去了,有些技术还不算落后--如同步器变速器、高低挡动力换挡,有的在国内依然是超前的--如动力换挡变速器)、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成为行业的技术骨干和企业领导)、也为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后来的合作和竞争埋下了伏笔。
中外合资企业的建立
新世纪之初,约翰迪尔、纽荷兰(菲亚特和福特农机合并后成立的品牌)不约而同地在2000年和2002年与原来技术输出的合作伙伴---天拖和上拖成立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而合资开始时的主打产品依然是原来的老产品--654和500/504。
在合资5年后,迪尔天拖推出阿波罗系列拖拉机(以墨西哥产6003为原型,90-120马力,啮合套变速器,同步器换挡可选装);上海纽荷兰上市了TL系列(以意大利TL拖拉机为原型,80-100马力,同步器换挡变速器),两家企业的拖拉机年销量均超万台。2013年迪尔天拖成为独资公司,上海纽荷兰则在2014年进入清算程序,停止拖拉机制造。曾经大名鼎鼎的铁牛和上海牌拖拉机渐次淡出人们的视线。
约翰迪尔天拖生产的阿波罗系列拖拉机
拖拉机行业百年未有之变局
我国的大中型拖拉机制造企业,1979年有65家,年产量12.5万台,其中履带式2.6万台,到1984年大中拖厂家减少到21家,年产量仅剩3.9万台,其中履带式0.8万台。而在1993年,生产厂家更是减到13个,年产量4.7万台,履带式1.7万台。
2006年由于农机补贴政策的持续拉动,大中拖产量从2003年的5.8万台,飙升至近20万台,主要生产企业有20家。
2009年大中拖产量接近30万台,大拖主要生产企业超过30家。这一年,大中拖前10家、大拖前3家、中拖前5家的市场集中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90%、75%和73%。
2018年,大中拖产量30.6万台,行业前10家市场集中度降至50%,比上年减少21个百分点,当年农机补贴系统登记的拖拉机生产企业已超过170家。
无论是行业领先的国内知名企业,还是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未能有效利用其技术和规模优势构筑有效的护城河来提升整体市场的技术水平、提高行业的美誉度,拖拉机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用户使用体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进步之路任重而道远……
洛阳-菲亚特二人谈
为了回顾发生在30多年前拖拉机行业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拖)和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上拖)引进意大利菲亚特“中马力轮式拖拉机底盘制造技术”,致敬为发展我国的拖拉机制造技术努力和奋斗的中外人士,我们邀请了亲身参与该项目的两位资深专家来一场隔空对话。
意方专家是当时负责制造的斯帕贾里(P.G.Spaggiari)先生(以下简称:意),中方是当年参与引进工作的资深拖拉机行业专家(以下简称:中)。
问题一:这个项目已经过去30多年了,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在双方的合作中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意:每件事都很难忘,其中最难忘的是和中方人员一起弄明白所有的部件,如何加工,需要哪些工艺装备;这样日积月累,双方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中方和意方工艺技术人员在一拖装二分厂合影
中:最难忘的是跑遍全国找零部件供应商。由于当时中国机械工业基础薄弱,技术难度大且生产批量小,零部件厂家都有畏难情绪,为铸件、液压件、齿轮、滤清器、塑料橡胶等零部件,我们几乎跑遍国内有能力的厂家,蹲点催货。象前桥,本来部里安排了定点厂家,也没干出合格产品,人家说干不了,一拖只能自己干,这就是后来的开创前桥。
问题二:合作中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意:对我来讲,是语言交流,中方的翻译多从事商务,对技术术语不熟悉,因此为弄通技术问题,花费了大量时间。当时,传真、电脑和手机都没有,通讯靠电传,你可以想象,沟通非常缓慢。
中:最困难的是达到高标准的技术要求,产品的可靠性。限于当时的整体工业水平,材质、工艺都跟不上,为此不得不简化设计、降低要求,如把变速器由同步器改为啮合套换挡。即使这样,投产后产品可靠性还是不行,后来随着工艺逐步成熟,加上市场需求上升,一拖大轮拖的质量才逐步稳定,直到2004年年销量突破1万台,公司还在一拖体育馆搞了庆祝活动。这离1990年通过OECD的产品认证已过去了15年。
1986年意大利外交部秘书长为菲亚特拖拉机技术合作事宜访问上拖
问题三:您现在如何评价此次技术合作项目?
意:对我而言,是一段非常有益的经历,可惜的是在达到目标前,项目就结束了。我在洛阳看到了总装线的设计和一台100-90拖拉机样机。由于资金不足,作为技术人员,我当然想看到项目成功,可惜未能如愿。我希望一拖后来是按照我们当时确定的模式来建造装配线的。
1988年一拖和上拖工程技术人员与菲亚特培训老师在意大利Modena工厂
中:回过头来看,我们与菲亚特的合作还是有成效,当时一拖和上拖派出技术(产品和工艺)和销售人员赴意大利培训,总计达300人·月,对方也派出产品设计、工艺管理和市场营销专家来洛阳和上海现场分组指导(斯帕贾里先生就属于参与培训安排并来华指导的制造专家)。一拖还专门发运了两台与英国里卡多合作开发的柴油发动机到意大利,请菲亚特作性能匹配试验。
当时与国外合作的拖拉机项目还有几个,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机市场低迷、企业经济上抗不住,一拖有履带拖拉机和小四轮支撑,坚持了下来并持续投入、不断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才成为今天具备大轮拖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