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胡萝卜种植面积占世界胡萝卜总种植面积的40%左右,总产量则占33%以上,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胡萝卜生产国。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胡萝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还在持续、快速地增长。胡萝卜是劳动密集型栽培作物,存在着生产季节性强、用工多、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尤其是在种植与收获环节,这两个环节占胡萝卜人工作业总成本的65%以上,占生产总成本的30%,用工量占用工总量的60%以上。长期以来,我国胡萝卜生产机械化水平严重落后,已成为制约胡萝卜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近年来,北京、青岛、陕西大荔县等地将破解胡萝卜生产全程机械化难题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多种手段有效提升了胡萝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7月份,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庄头村的金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像往年一样完成了胡萝卜的播种。合作社理事长朱言利所要等待的就是11月份胡萝卜的收获。“7月初播种胡萝卜,种植密度为4.5万株/亩,垄作,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11月中旬收获。冬季可实行土地休耕,恢复地力,涵养水源。”朱言利介绍道。近些年在京郊,“马铃薯—胡萝卜粮菜两茬全程机械化生产”这种新型种植模式悄然兴起,金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率先尝试这种种植模式的合作社之一。
京郊的胡萝卜机收
据了解,“马铃薯—胡萝卜粮菜两茬全程机械化”作业包括耕整地施肥、播种、化学除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24个具体作业环节,从这个角度看,采用这种种植模式似乎比传统的玉米—小麦倒茬种植繁重了许多。对此,朱言利的回答打消了大家的顾虑,“现在种植胡萝卜并不会比之前种玉米和小麦麻烦,市农机鉴定推广站也不断推广两茬种植24个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因此,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都采用机械完成。”正如朱言利所言,从4月初播种马铃薯,覆膜垄作,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到6月底收获马铃薯,再到7月初播种胡萝卜,11月中旬收获,全部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我们有专门的胡萝卜播种机和收获机。灌溉采用指针式喷灌设备,实现高效节水灌溉节省人工,节约用水。”朱言利告诉记者。
据了解,北京市农业局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在种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调研国内外先进高效的相关种植设备,针对目前马铃薯及胡萝卜机械化生产中的难点进行定点攻克。针对每环节作业要求配套相应的作业机具,陆续投入使用了Grimme马铃薯播种机、Grimme马铃薯收获机、MASCHIO蔬菜播种机、ASA-LIFT夹拔式胡萝卜收获机等高效设备,实现了从马铃薯播种到胡萝卜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近年来,随着北京都市型农业发展,打造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农业发展趋势,精准农业则是打造高标准农田的攻坚利器。在马铃薯与胡萝卜种植过程中,引进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由北斗接收天线、显示器、控制器、液压阀、角度传感器和北斗基站组成,应用该系统的拖拉机在作业过程中可保证衔接行距稳定,同时可保证长时间精准作业而不会因为机手疲劳影响作业质量,农忙时期可以昼夜作业,避免了因夜间光线不足而无法作业的问题,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提高土地利用率。
“就产量而言,胡萝卜亩产能达到4吨多,产量远高于小麦和玉米轮作。”朱言利为记者算了笔账,“胡萝卜每亩地产量4000公斤,靠人工采收,不吃不喝也至少需要8个人工,雇短工每天至少100元至120元,成本近1000元。且不说人工作业成本高,赶上农忙时,有钱也雇不到人,改用机器采收后,机手和农机费用一天1500元,可完成二三十亩农田的采收,算下来每亩采收费用不过七八十元,成本大大降低。按以往的收购价格核算,马铃薯+胡萝卜两茬种植比传统玉米小麦倒茬种植模式增收2000元/亩左右。”对于该种模式的收益,朱言利非常满意。
山东省青岛前后屯胡萝卜专业合作社以生产胡萝卜为主,种植了3000亩胡萝卜,合作社成立以来,采取统一购种、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并不断地加大对胡萝卜产业技术、良种的推广以及品牌的打造。合作社生产的胡萝卜不仅发往国内的上海、广州、武汉、常州等城市,还出口韩国、日本、泰国、东南亚等国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集种植、收购、加工、冷储、销售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社。用合作社理事长李茂岳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全程机械化,也就没有合作社今天的规模。“以往农民收获胡萝卜,都要在凌晨两三点钟来到田间,拔秧、割秧再装包,每人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才能收三分地的胡萝卜。同时,人工收获的费用也很高,雇人收获,平均一亩地劳务费800多元。”李茂岳告诉记者,“要是这3000亩地全用人工的话,你算算这得是多大一笔投入。”
机械化收获农作物是农业发展趋势,然而想要使用农机收获胡萝卜并不是一件易事:种植行距不同、扎根30厘米阻力巨大等等都是大难题。不过好在合作社所在的青岛当地就有一所研发胡萝卜生产机械的高校——青岛农业大学,这对于李茂岳来说,可谓占尽了“地利”。
青岛前后屯胡萝卜专业合作社的胡萝卜种植机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和他的团队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胡萝卜的机械化收获。日前,尚书旗团队就在青岛平度完成了一次关键性的胡萝卜机械化收获装备田间试验,这台新研发的胡萝卜收获机的收净率能够达到98.2%。与尚书旗团队有着多年合作经验的平度市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董道鑫告诉记者,“据我们了解,这台机器光在地里面进行试验,就有十几次了。这个设备的研发不是容易的事儿,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调整,最近的这次试验终于有了重大突破,再完善几个地方,预计秋天时就能成型了。”
在李茂岳看来,青岛农业大学的研发绝对接地气,“我们这边种植胡萝卜,每个村子里的种植模式都不一样,比如李家行距十几厘米,张家可能就二十几厘米。和尚书旗教授团队合作的青岛弘盛公司都可以为我们农户提供定制业务,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农机产品,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李茂岳说。
新型高效农机的不断加入实现了胡萝卜在田地里的全程机械化,李茂岳并不满足,延长胡萝卜生产的产业链成为他的新目标。2011年,该合作社购买了农产品检测仪器,实行严格的农残检测制度,保证了每批胡萝卜上市前的质量安全,建立健全了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及质量追溯体系,使得合作社的运作日渐完善。2013年,李茂岳又对冷风库进行了扩建,改建了加工车间,增添了5条胡萝卜机械化流水线,日加工销售达到150—180吨。到2017年底,合作社拥有1600吨冷风库,加工生产车间1800平方米。
“合作社从成立之初103户参加,现已发展到涉及前屯、后屯、狼埠、双河4个村庄470户,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带动了周边30多个村庄的胡萝卜发展。使店埠镇胡萝卜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并辐射到周边的夏格庄、姜山两个乡镇及即墨和平度两个县市,带动了胡萝卜的生产、加工、运输、营销、冷储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农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李茂岳自豪地说,“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胡萝卜全程机械化生产。”
陕西省大荔县拥有几百年栽植胡萝卜的历史和经验,大荔胡萝卜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让传统种植产业华丽转身,已成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是大荔县继冬枣产业之后新崛起的又一支柱产业。大荔胡萝卜产业发展得好,自然离不开机械化的支持。
回想起去年11月份胡萝卜收获的场景,大荔县朝邑镇霸村民耿永盛至今难忘。“胡萝卜也能用机器收割了,而且速度是人工的5倍!”耿永盛回忆道,“一台单行胡萝卜收获机用铁齿轻松咬住胡萝卜秧,拨出胡萝卜送上输送带,经过自动切除分离,叶子从后面丢入田间,胡萝卜落入侧面筐中,连拔带切,超快的收获速度让我们这的胡萝卜种植户都忍不住赞叹。”
大荔胡萝卜机械化灌溉
耿永盛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去年他种了600亩胡萝卜,如果按过去找人工挖,50个人得干30天才能挖完,按照往年收获1亩胡萝卜人工费500元计算,光人工费就节省了近30万元,如果用机器,也就15天左右,还能节省一大半费用。据悉,大荔县的胡萝卜种植面积为10多万亩,种植和收获一直都是靠人力来完成,费时、费力。使用机械收获1亩胡萝卜仅需20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7年11月26日,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携手陕西省荔盛合作社、丹麦ASA公司,在陕西省大荔县雨林镇胡萝卜种植基地,成功举行了胡萝卜全程机械化收获演示会,很多先进生产设备已经逐渐运用到农业丰产增收中,常发CFH1304A大马力拖拉机搭配胡萝卜联合收获机,20分钟就可收割完成一亩胡萝卜地,最高时速可达3公里,是人工作业效率的5倍,大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
据大荔县农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为发展胡萝卜产业,不断在推广新机具、新技术上下功夫。一是抓项目,重推广,提高新技术新机具应用率。要求各区县要结合实际,聘请一些专家进行论证和立项,打造和包装一批蔬菜机械化方面的大项目,通过项目,引进先进适用的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机械;二是抓示范,树典型,提高辐射带动面。要求各区县要综合考虑蔬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条件,按照“因地制宜,搞好示范,分类指导,循序推进”的原则,大力开展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胡萝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三是抓引导,重扶持,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要求各地方培育和发展蔬菜生产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新型农业或农机服务组织,加大对蔬菜生产服务组织、科技示范户的扶持力度。未来,大荔县将继续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导,加快胡萝卜生产机械化发展。
转自农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