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机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或成为农机新市场

作者:北垦农机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8日16:12:20 5987次浏览
分享到
设施农业机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或成为农机新市场

  设施农业是指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包括设施栽培、饲养,各类型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连栋大棚等。市场上的大部分蔬菜,都来自设施农业,而机械的投入使用能够提高蔬菜产量及品质,同时还能减少用药量。 

  但是,和在大田进行机械化作业相比,在温室、大棚等空间相对有限的室内进行机械化作业难度更大,导致目前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率偏低。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而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仅有31%,二者相差甚远。 

  不仅如此,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十分巨大,如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施农业水平已经能够达到100%,按照我国的评价体系,这些国家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处于“高级阶段”,而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急需进一步提高。 

  我国设施农业存在的的不足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农机装备、自动化、信息化等水平还很低,还不能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设施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虽然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已达2092.5万亩,但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更谈不上对设施内温、光、水、肥、气等环境因子的调控,一旦受到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会受到严重冲击。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我国设施栽培的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尚不完善,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据统计,温室作业每亩年均用时3600小时以上,按人均管理面积计算仅相当于日本的1/5,西欧的1/50和美国的1/300。 

  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科技含量低。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缺乏量化指标,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致使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处在较低水平。 

  为什么机械化率这么低? 

  首先,设施类型多样,作物多样,作业条件差且标准化程度低。据统计,2017年设施农业机播率只有15.15%,机收率仅有7.74%,提高空间巨大;其次,和大宗农作物类机械相比,设施农业机械方面企业和科研单位研发能力较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较少,而较有实力的农机企业,因为该类机具研发难度大而缺乏生产动力,总体导致适用机具少、可靠性差;再次,国家政策虽有扶持,但是力度不大。相对于农田类农机具,设施农业装备的补贴较少;另外,一些设施农业农户意识脱节,且支付能力差,购机意愿不足等等,这些都阻碍了设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和水平的提高。 

  虽然总体水平较低,但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处在不断发展中,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同时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设施农业机械必定是一片新的蓝海。 

  发展设施农业意义重大 

  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可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宁夏彭阳县今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鼓励农户自建新型钢架大棚,并给与补贴。目前,彭阳县已建成2个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个千亩以上设施农业示范园区,9个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以“一特三高”为核心的设施园区建设正推动彭阳农业实现转型升级。 

  发展设施农业还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天津市蓟州区是天津的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多,但耕地资源少,人均基本农田不到一亩地。为了提高发展质量,蓟州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高效的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将种植食用菌确定为主导产业,目前种植规模已经达到6000多亩,将近3000个大棚,同时成立专业合作社,给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储存、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转自农机流通网


上一条:西藏自治区举办青稞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现场演示会 下一条:采棉机越来越受欢迎,新疆再引进6台进口采棉机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