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湟中县始终把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全面、全程、优质、高效”的原则,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辐射带动的方式,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着力推进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记者王建鹏陈斯
湟中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的农业大县,也是青海的主要粮油生产基地,全县耕地面积84.7万亩,主要种植春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饲草、蔬菜等作物。在农机化综合水平以年均2%的速度递增的条件下,湟中加速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集中经营步伐,为全县农业生产连续丰收做出了贡献,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化。
农牧业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100%、42.66%、50.96%,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8.09%——这是在湟中县全体农机人的不懈努力和全力示范推广交出的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让记者对这个拥有碧草蓝天的高原县城充满了好奇。
全程打造“示范先锋”
“今年,我们县以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农机化工作的发展。总体来看,我们的全程机械化工作在全省还是名列前茅,以后还要继续起到‘示范先锋’作用。”湟中县农机管理站站长张咏春说道。
近几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湟中县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等高效率实用农牧业生产机械大幅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拥有总量达到8.9万台(套),配套农具4.1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63.82万千瓦。全县拖拉机3万余台,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1427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采取因地制宜、突破关键、解决难点、优化集成、全程发展的工作方式,立足麦类、兼顾油菜、突破马铃薯,分作物推进全程机械化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麦类来说,我们县麦类作物年均种植面积19万亩以上,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2%左右,从深松整地、播种、田管、收获后秸秆收集处理等生产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水平始终处在其它农作物的前列。2017年,全县20万亩畜牧业饲草种植面积均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深松整地技术,参与实施的295个种养殖生产组织全部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目前,全县联合收获机拥有量达到593台,深松整地机械262台,牧草生产专用机械178台,麦类及饲草生产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100%、64.43%、95.84%。”湟中县农机管理站副站长施生炳向记者介绍道。
油菜,是湟中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17年,全县种植油菜20.4万亩,机械化播种面积17.8万亩,机械化收获12.4万亩。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100%、61.01%、60.62%,油菜生产应用全程机械化技术亩平均节本增效140元。“近年来,依托农业农村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示范建设,湟中建成高标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油菜生产少免耕播种、机械施肥铺膜播种、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等技术集成全程应用示范取得了明显的带动效果。”张咏春带领记者来到一片广袤的油菜生产标准化示范田,一边考察油菜植保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
全力挖掘“技术矿山”
在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同时,湟中依据本地农牧业生产实际,依靠自身技术、人员优势,依托农机化工程技术紧密与农艺生产技术相融合,加强马铃薯、蚕豆、蔬菜等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机具的引进研发试验工作,全力挖掘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矿山”。
在示范田里,技术人员介绍,当前湟中油菜增产幅度达到30%。这不禁让记者产生疑问,如此高质又高效的增幅是如何做到的呢?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后,为了有效降低油菜中耕除草定苗劳动用工及生产成本,我们积极探索油菜精少量播种技术的试验工作。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以机具引进和改制为重点的油菜精少量直播技术和油菜精少量覆膜播种技术创新试验。通过普通播种机改制安装窝眼强排式精量排种器、油菜机械铺膜穴播机试验改制,将油菜亩播种量由传统播种350—400克/亩控制在125—150克/亩,使油菜种植达到苗期管理只除草不间苗的目的。油菜铺膜播种技术通过农膜覆盖达到了无草害的目标,实现了油菜生产真正意义上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张咏春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秘密”。
除了油菜,马铃薯是湟中的主导产业之一,年种植面积12万亩。据了解,近几年,全县重点推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大力示范推广马铃薯机械播种、中耕(施肥施药培土)、灭秧、收获、残膜回收等技术集成应用。同时,对作业机具性能区域适应性进行试验和技术创新改造,探索出适宜本地区的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模式。
“2017年,我县承担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建立了全省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全县马铃薯机械种植面积达到16.1万亩,机械化播种、中耕、灭秧和收获面积达到6.8万亩,应用全程机械化技术亩平均节本增效500元以上。”施生炳说道。
当记者问到农机化生产的薄弱环节,张咏春和施生炳的脸上多了一份严肃与认真,“蚕豆是我们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较薄弱的作物。自2013年开始,我们在蚕豆机械脱粒、机械种植等生产环节就开展了机械化技术开发引进试验推广工作,加强技术推广与机具生产企业联合攻关,技术引进与机具研发同时抓,先后试验示范推广了蚕豆脱粒机和施肥播种机。依据蚕豆生产农艺要求经过多次改进试验,努力实现蚕豆生产农机农艺的融合,早日突破蚕种植和脱粒重点环节机械化难题的瓶颈。”
付出必有收获。2017年,湟中县积极推广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引进蚕豆机械施肥覆膜穴播枝术进行试验示范。经多次试验,及时反馈改进建议进行技术改制,当年就开发出定型机具。蚕豆机械施肥覆膜穴播技术试验的完成,实现了蚕豆生产一次性完成旋耕整地、分层施肥、机械覆膜覆土、膜上穴播镇压生产工序,播种作业生产率提高30%,亩基本苗由改制前的0.4万株/亩提升到0.79—1.3万株/亩。
“目前,蚕豆播种和脱粒生产环节已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下一步,我们将在蚕豆生产收获环节努力探索,通过技术引进、机具试验在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上取得突破。”张咏春说道。
近年来,湟中县设施农业和露地蔬菜生产面积逐年增加。为推动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近几年,该县还引进了蔬菜大棚机械深翻换茬机、多功能蔬菜播种机、机械秧苗移栽机、大蒜播种机和收获机等,先后在露地蔬菜生产和温室大棚进行了试验示范工作。“去年,我们对引进大蒜播种机和挖掘机的地域适应性、作业可控性等进行试验监测工作,并对大蒜挖掘机进行蒜苗和大葱挖掘试验,使损伤率小于3%,挖净率大于98%,提高生产效率1—2亩/小时。”施生炳介绍道。
转自农机流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