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山西少雨缺水,保护生态、节水发展是农业的必由之路。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习近平
沉沉谷穗、茁壮青苗、清澈汾河,见证着一年来的深刻变化。“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一年来,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初具规模,现代农业产业园蓬勃兴起,杂粮、干鲜果、草牧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长足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稳步前行,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持续推进。
时隔一年,本报采访小分队走进小杂粮生产基地、走进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走进汾河中游核心区,感受青山绿水黄土里的点滴变化,和这里的干部群众一起,讲述他们为幸福生活奋斗的激情时光。
规划先行 政策推动 科技助力
6月5日,顶着炎炎烈日,山西省种子总站种业发展科张建民一行来到娄烦县四家坪梁马铃薯有机旱作示范片,给村民们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村民王小明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这里从耙地、起垄播种、培土、收获都全程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有专家现场指导,真是太好了。”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山西省视察时指出,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18年行动计划》,确定了“绿色发展、生态和谐,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市场导向、主体运作,政策推动、示范引领”的思路,成立了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领导组和专家指导组,全面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着力推进1个示范市,5个示范县30个封闭示范片创建。去年10月17日,全省在忻州市召开了有机旱作农业现场推进会。
目前,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扎实推进,长治市以县为单位,按照地理条件、流域规模、突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郊区、潞城市、长治县等12个县市区,按照“一年起步封闭示范、两年推广初见成效、三年辐射全面发展”的路径,每个县规划创建1个集中连片、规模在1-3万亩、符合“有稳定区域、有成熟技术、有生产标准、有注册品牌”“四有要求”的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临汾市明确要继续推进西山以水果、杂粮为主,东山以中药材、杂粮为主,沿汾河平川县以粮食、蔬菜、水果为主,以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为中心的城郊农业等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建设,促进特色有机旱作农业向优势区域集中,集成一批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创建一批优质特色品牌,并提出“要把临汾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引领区”;忻州市多年来探索出了以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机械化旱作、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等相结合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今年着力开展“1个示范县、5个示范片”建设,神池县创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创建忻府区辣椒、繁峙县杂粮、静乐县藜麦、五寨县甜糯玉米、岢岚县红芸豆5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今后几年,山西省将布局雁门关、吕梁山、太行山、上党盆地、汾河平原、城郊农业等六大区域,统筹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抓好六大工程20项重点任务建设,着力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一条生产生态和谐相融、特色产业高效发展的有机旱作农业道路,力争把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全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转自农机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