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12日,2017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广西来宾成功举办。作为一届只针对甘蔗这一种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械的展览会,其规模自然无法与综合性的全国性展会相比,但专业展自有专业展的特色,此次展会无论是展场的机具展示、现场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演示,还是甘蔗生产机械化国际研讨会,其火爆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据了解,本届展会共有14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有超过2万人次参观;来宾市在展会期间签订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相关的正式协议有2个,分别是投资5亿元的中首信(贵州)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年产1500台现代农机项目和投资2.5亿元的泉州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年产1000台现代农机项目;框架协议2个,投资总额4.5亿元;签订13个农机服务工作站框架协议。现场作业演示更是出现了因人太多而拒绝入场的景观,国际研讨会虽然历时一天,嘉宾与听众却都直喊“收获满满”。
博览会展场:一张张热切的脸上写满对机械化的期待
本届博览会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来宾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农业机械化协会承办,这已是三大协会第二次举办甘蔗机械化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的主题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与上一届相比,不仅展商数量实现突破,由上一届的近百家增加到140多家,展商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国内外的农机巨头几乎都现身展会,如国内的中联重工、中国一拖、雷沃重工、常州东风、江苏沃得、柳工集团、广西玉柴等,国外的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久保田、洋马、雷肯、道依茨法尔等。
在展场,记者发现,一个30岁出头的妇女抱着孩子,正站在凯斯纽荷兰的甘蔗收获机前向工作人员咨询。这位来自来宾市兴宾区三五乡的农民陈金花告诉记者,她家里种了50亩甘蔗,全靠人工收获,“砍一吨甘蔗要付80-100元,就这样也很难雇到人。再没有机械来干,可能以后就没有甘蔗了。”对于动辄一二百万元的甘蔗收获机,她表示肯定买不起,“如果便宜一些,加上政府给的补贴,我们可以几家联合买一台,除了给自己收,还可以给别人收,也能挣些钱。”
来自马来西亚的石爱玲表示,自己就是来宾人,这些年在马来西亚的事业已经稳定,2年前决定回国再做点儿事,目前已经成立了爱眉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了近3万亩耕地,其中1万亩做蔗田,其余是做农业观光旅游,“现在农村已没有多少人愿意砍蔗了,甘蔗生产必须机械化了。”她告诉记者,这次来展会就是要找到适合她的甘蔗收获机械。
在中联重科展位,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告诉记者,一上午接待了40多位来自国外的客户,这些客户大多是希望与中联重科合作,经销包括甘蔗收获机在内的中联重科农机产品。王金富告诉记者,蔗糖作为国家的战略物资必须牢牢在控制在我们自己手里,作为国内农机装备的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有义务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贡献力量。据他介绍,中联重科生产的甘蔗收获机已经得到市场认可,销量正在快速上升。
在洛阳辰汉机械展位,一群人围着一台电视观看甘蔗收获机收获的专题片。来自来宾市平阳县的韦文凤,背着小孩,手里拿着企业的宣传资料,拉着记者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尽管听不懂她的地方方言,但记者从她的神态中看出了一颗期待甘蔗生产机械化的迫切的心。
抱孩携子的、手机拍录的、洽谈合作的……一张张热切的脸上,写满了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期待。
演示会现场:浑身的尘土遮不住对机械作业的兴奋
与其他展会举办的现场演示不同,本届博览会的现场演示部分与展会的展期并行,分三天举办三场。在展会开幕前记者还有疑虑:这么一个专业性的展会,会有那么多观众去现场看演示吗?更何况演示会现场离市区有40多分钟的车程。现实却让记者大跌眼镜。
此次现场演示,选择在来宾市凤凰镇黄安村上千亩的“双高”基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5家企业共48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械参加演示,每场演示大约1个小时,演示内容包括土地平整机械作业演示、耕整地作业演示、种植机械演示、管理机械演示、甘蔗收获机械作业演示运输机械演示、丘陵山区小型机械作业演示等8大类,其中还有人机砍蔗比拼,演示作业区域面积达到500多亩。
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向记者介绍了分三场演示的原因。此次博览会组委会组织了大批甘蔗主产省区的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前来观展,他们除了要看展览的耕、种、管、收、运的机具,要听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专家们对甘蔗机械化的观点,也更想看看展览的机具作业效果到底怎么样。因要观看演示的人太多,因此,组委会按来自不同地区或不同工作性质的观众进行分类,分三天分别看演示。
整地、深松、种植、田间管理、甘蔗收获,原定1小时的演示活动用时近2小时,无论作业的哪个环节,参观的人群摄像机、照相机、手机齐上,机械过处,用“人潮涌动”一点儿也不过分。甘蔗收获环节既有适合丘陵山区用的小型割铺机,也有大型收获机。有句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演示会现场,既有对机械作业啧啧赞叹的,更有在机械过后,蹲下身子仔细审视效果的。来自云南临沧耿马县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的施永祥在每台演示的甘蔗收获机作业后除了看收获的甘蔗含杂率,都会蹲下身子,翻看割后留下的甘蔗宿根情况,他告诉记者,如果把甘蔗宿根切散了,就不是合格的收获机,“因为切散了甘蔗宿根容易生病,所以对收获机来说,除了要把甘蔗切短,适当的速度、低含杂率外,还要把根切得平平的。”
现场参加人工砍蔗的一位妇女告诉记者,她第一次见这么多机械作业,“人工肯定比不上机器,早就盼着有机械来干了。”
演示会结束,一身尘土的观众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兴奋。
国际研讨会:好一场丰盛的饕餮大餐
12月11日,甘蔗机械化国际研讨会正式开场。与很多研讨会自说自话不同,这场历时一整天的研讨会却是一场主题十分聚焦的会议,无论是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还是国内外专家都围绕着一个主题:“甘蔗生产机械化”展开。
李伟国在讲话中肯定了近几年来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推进工作取得的明显进展,指出我国的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正在由起步阶段迈向加速发展阶段。他提出了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即进一步加快改善甘蔗生产基础条件,持续支持“双高”基地土地整治、蔗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为建设适合机械化作业要求的高产基地提供支撑;进一步加强甘蔗收获机研制提升,推动甘蔗机械研发单位、制造企业、用户等建立合作机制,搭建甘蔗机械产品研发和应用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探索完善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机农艺、农机与信息化的融合,引导规模种植经营,支持发展一批甘蔗生产性服务组织,开展全产业链业务服务,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支持政策,对甘蔗种植、收获等关键环节机具实行敞开补贴,给予重点支持。他强调要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典型,增强示范效应,总结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树立一个好的典范。
研讨会上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赵春江博士,广西农机局副局长江垣德,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赵庆庭,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岗位专家、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张华,中国热带农科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苏俊波,也有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巴西、泰国和美国的甘蔗专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对甘蔗机械化生产的观点。
历时一天的会议对参会者的体力是个考验,更是对主办方会议质量的检验。上午济济一堂的会场是预料中的。下午1点半一开场,记者发现,人的确不如上午多,但却依旧不少,与会的嘉宾们兴致不减,在自由讨论交流环节一点儿没有凑合的意思。而听众也不闲着,一边听专家演讲、交流,一边在微信“甘蔗机械化论坛”里,积极评论着专家观点,寻找着适合国内现状的甘蔗机械化之路。
三天展会,主办方获得高度认可,参展商嗅到了即将喷薄的商机,而专业的观众们更是收获满满。
转自农机化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