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机化发展走过“黄金十年”后,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04年之前的33%发展到现在的63%以上,12年多的时间农机化水平提升了30个百分点。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设定的农机化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用5年的时间,农机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目标不算太高,但实现目标的难度很大。
从目前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数字来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是在发展的内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日本水稻的插秧和收割机械化程度各为99%;谷物干燥机械化程度为98%;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尤其是蔬菜的种植机械化。未来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在提高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同步提升发展的质量。
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内在质量不高,主要体现为发展很不平衡,农机作业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明显短板。从机械化的数字上看,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棉花采摘、油菜种植与收获、花生种植与收获、甘蔗收获、双季稻区插秧的机械化率仍然较低,大都在30%以下,甘蔗收获机械化率甚至还不到5%,粮食产后烘干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亟待重点突破。从机械化的质量上看,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机作业方式总体比较粗放,精准化、标准化、高效化程度比较低,田间植保大多还是采用简易背负式植保机械,亟待整体提升。面向经济作物、林果业、现代畜牧业、农村能源环保方面的机械化还比较薄弱。
全程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每一个短板,都是当前农机化发展主要矛盾所在,也是未来推进全程农机化发展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今后一段时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薄弱短板环节入手,对标补短,加快推进粮棉油糖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向全面机械化、高质高效机械化转型升级。
全程农机化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始终把农机化科技作为农业科技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来抓,大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实践证明,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复式作业机具、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等技术和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都为推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未来必须聚集优势资源,加强联合协同创新,主攻薄弱环节,增强高端智能高效农机化技术的有效供给,为全程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转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