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精神”是镌刻在大地上的信仰
“农机精神”是镌刻在大地上的信仰
【中国农机网 行业要闻】 畜牧机器人一边给羊群补给草料,一边为母羊进行分娩检测;植保无人机高空监控农田长势,并自主分析数据,播撒农药;智能果蔬运输机实现果蔬园采摘、保存和运输智能一体化……这并不是发生在科幻大片里的未来畅想,而是“智能农机”驱动下的农业新貌。 “农机精神”是镌刻在大地上的信仰
不久前,在首届“东方红”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大赛上,全国32所院校的近千名大学生,就智能农业装备科技作品一较高下。本期,我们与40余位来自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的专家一起深入现场,论道中国农业装备的“智能心”。
农业机械化需要一颗“智能心”
“中国的农业人口为6.7亿,而美国仅为284万。中美农业耕地和产量互有长短,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之比却超过了236∶1。是什么让差距如此之大?”大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我国农业机械化2014年达到了60%,刚刚迈进机械化的中期阶段,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已经步入全面机械化甚至信息化阶段。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纲领将农业机械装备与航空航天装备等列入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
农业机械的地位与航天装备等并驾齐驱?在很多人看来难以置信。农业装备实现智能化,究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改变?
“搭载信息化技术的智能装备,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卫民介绍道,人工插秧每人每天只能完成0.4亩,传统的插秧机每天也只能完成几十亩,而智能无人机插播每天能完成数千亩。
搭建贯穿智能农业的“农脉”
“创新人才是智能农业的大脑,装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教育助力。”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范明坦言,随着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专业被并入到机械设计制造等宽口径方向,在同汽车制造等市场需求庞大的同类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原本很多学科能力较强的农机院校也在追逐市场的大潮中逐渐失去了特色。甚至一些颇有影响的院校也纷纷更名,有的干脆转为工科机械人才培养。
“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庞大,但真正根植到农机行业的并不多。”作为企业代表,朱卫民表达了另一层担忧。
“教育是贯穿智能农业发展始终的‘农脉’,唯有高等教育的不断革新,才能推动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不断涌流。”范明认为,在信息化、智能化的行业大背景下,农机教育尤其需要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等环节,以顺应智能农业的发展需求。
据了解,近年来,江苏大学相继恢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本科专业本科招生,在先后成立农业工程研究院等一批专职科研机构的基础上,最近,又专门组建成立了农业装备工程学院。目的就是整合“大农业工程”学科资源,积极开展以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主导的人才培养。 东方红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大赛
梦想在泥土的芳香中成长
此次竞赛中,江苏大学农业工程专业研二学生陈永河一口气报了两个项目,“三指手式果蔬采摘装置”是他的研究课题,“小型圆捆机捆扎卸载装置”则是为南通一家小型圆捆机工厂量身定制的项目。
在工厂实习半年时间内,他了解到工厂生产的小型圆捆机智能化程度低,操作时需要操作人员不时回头人为判断机器工作状态,既费时又费力。于是,经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和创新实验,他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改进方案。如今10台样机试验成功,即将在南通企业投入生产。
“责任、创新、实干。绵延不绝的‘农机精神’是学校一代代传承的镌刻在大地上的信仰。”谈及自己的农机历程,陈永河的眼神无比坚定。
什么是农机精神?对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毕业生王磊来说,农机精神就是一种讲实干,讲团结,讲自强,讲奉献的精气神。大学毕业后,他告别霓虹闪烁的都市,来到辽宁省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这上千亩土地上有上百台现代化农机设备,而他和另外五名大学生在这里挑起大梁,短短三年,变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农机专家。“虽然环境条件和大城市差很多,但毕竟这儿有施展我所学的空间,农机梦想唯有在这泥土的芳香中才能茁壮成长。”